2025年推动香港企业ESG发展的政策建议
对香港企业的建议:
- ESG热潮在香港稳步升温,越来越多本地企业将ESG理念付诸行动;如何进一步将ESG 元素引入企业的日常营运中并融汇贯通于业务策略与运作的每个环节,成为当前要务。
- 在推行ESG时宜从多线推进,尽可能在E、S、G三大领域齐齐「发力」;同时亦需根据各自的行业、公司类别及其他具体情况选择各适其适的路径。
- 本研究的参与企业对减少碳排放及实施碳审计、与供应链上的业务伙伴维持良好关系、鼓励董事及管理层加强进修的重视程度上升,值得业界借镜。
- 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不妨以「见效快」的S和G措施作为改善ESG绩效的切入点,以及可优先考虑无纸化运作等「低门槛」的E措施。
- 主动学习培训、以第一身参加相关比赛和认证、以及观摩同业先进经验,均是提升ESG的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 用好「ESG +香港品牌」策略,以激发「新质品牌力」,为品牌注入新内涵,创造「另类」推广手法,提升企业形象。
- 善于运用ESG助力品牌推广方面;可采取的策略包括参加ESG的认证及奖励计划、向持份者分享公司成功故事、制定并推广企业的ESG政策、以及鼓励员工宣传公司等。
对特区政府的建议:
- 特区政府为企业发展ESG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援,特别是从建设标准、强化能力和增加资助等方面入手,协助纾解痛点,构建有利于ESG发展的生态。
- 透过「政、商、学、研、服」协作,加紧建立港版ESG审核、认可、激励制度和服务体系,特别是产品层面的碳审计和绿色标签。
- 政府敦促和支持本地与海外就相关检测认证标准与服务达成互认与合作,为中小企满足国际碳审计及ESG规范铺架「快车道」。
- 政府、商会和专业机构举办更多ESG相关的研究、教育和推广活动,特别是嘉奖计划、专业培训和公众参与活动;透过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培训更多本地化的ESG专才。
- 将《物流业ESG发展路线图》推广到其他行业,更可制定适用各行各业的《香港中小企业ESG路线图》,为中小企设定ESG能力建设的路径。
- 由专责的政府部门或委托大学、专业机构设立「香港ESG数据资源中心」,建立以行业为本的ESG指标评价体系、数据框架和资料收集工具,并提供不同行业的ESG报告范本和撰写指南。
- 政府考虑建立更多元化的财政支援机制。对企业的ESG相关开支予以利得税双倍扣除;将商会等非牟利机构举办的ESG活动纳入「环保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资助范围;设立针对性的专项资助计划,以配对基金的方式支援企业推行提升ESG 表现的项目。
- 成立由财政司副司长牵头的跨部门专责小组,汇聚环保、金融、工商等部门,统筹本港ESG发展的事宜。
- 积极发掘、拓展和推广ESG相关的专业服务,激发「ESG ×香港服务」的联乘效应,将香港打造成为区域首屈一指的ESG服务枢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