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1. 首页
  2. 资源中心
  3. 传媒中心
  4. 新闻稿

[2009年6月] 香港品牌发展局向特区政府提交促进中小企业品牌发展建议

在金融海啸冲击下,许多香港企业举步维艰,订单不足是港商目前普遍面对的最主要困难。为纾缓传统出口巿场萎缩的影响,本地企业势必会加紧开拓内地巿场,预计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香港品牌发展局早前向香港特区政府工业贸易署提交多项建议,藉此协助推动工商界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品牌发展的步伐。

首先,品牌局建议特区政府可利用和强化现有政府资助计划的机制,为企业品牌创建活动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例如,扩大「中小企巿场推广基金」的规模和资助范围,甚至引入「对等出资」(MatchingFund)的模式以及低息贷款作为辅助,并考虑在此基金的基础上增设「品牌推广补助计划」,为中小企业在本地和海外市场的品牌推广活动提供津贴。另「设计智优计划」属下的「设计业与商界合作计划」亦可扩大资助范围,以涵盖本地顾问公司或学术机构与中小企合作进行的品牌研究、设计、发展与推广活动,而「专利申请资助计划」则可考虑将品牌的外观设计和商标注册纳入资助范围。 

为发挥工商界、学术界和专业界的协同作用,品牌局亦建议特区政府可参照「香港设计中心」的功能和结构设立「品牌创新中心」,为业界发展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提供技术支援,以及开展与品牌相关的教育、培训和研究工作,提升本地的品牌知识储备,并培育管理人才。短期内,「中小企业发展支援基金」不妨以品牌作为特定主题,主动邀请有关的学术、专业以及工商支援机构递交申请,推行有助于提升香港中小企业品牌竞争能力的研究和支援项目。 

另外,品牌局建议特区政府参考「设计廊」(Design Gallery)的模式,建立推广本地品牌的设施平台,研究在主要的出入境口岸或者人流密集的地点,例如机场、车站和中心商贸地带,设立展示和销售香港品牌及产品的专门店或特色商业区,以较优惠的条件吸引本地品牌进驻,藉此提升香港品牌的形象,并增强市民和游客对香港品牌的认识。特区政府亦可提供便利化措施,鼓励业界将特定区域的工业大厦发展为品牌产品展示和分销中心(Outlet Mall)。除可拓宽本地品牌的销售渠道外,更可加快工业楼宇和工业区的重整和活化,以及配合香港「购物天堂」的定位,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内容,推动本土经济的振兴。

品牌局并建议特区政府为香港品牌拓展内地市场提供实质性的支援,例如可委託香港贸易发展局对内地特定地区、城市进行消费者需求调查和市场分析,为业界提供深入翔实的参考资料,亦可透过香贸发局或者由商会牵头,在内地特别是二线城市举办以香港品牌和香港产品为主题的展览、展销会以及其他市场推广活动。同时,特区政府应积极向中央政府游说,为港商拓展内销市场「拆牆鬆绑」,并可研究两地政府如何利用「CEPA」的机制,为香港品牌进入内地市场提供更大的便利。特区政府亦应加强与国内质量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换和技术交流,加快两地商品检定标准的接轨;敦促内地认可香港检验机构出具的品质证书和报告,减少不必要的重覆验证程序;并考虑对特区政府或指定中介机构推荐的香港知名品牌给予产品「免检」的待遇。 

「香港製造」、「香港品牌」、「香港原创」在许多消费者特别是内地民众心目中已建立起地域名牌的形象,成为物超所值、时尚、优良品质、卓越服务的象徵。为此,品牌局建议特区政府强化和推广香港的地域品牌(Location Brand),进一步界定、深化和推广香港的地域品牌优势,以促进业界善用香港的地域品名牌效应。例如,充实「香港品牌」(Brand Hong Kong)的核心价值,并将「香港品牌」的推广工作细化、落实到具体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的层面上;在本港和海外举办宣传香港品牌整体形象的活动,如「香港品牌周」和「香港品牌博览会」等,以提升本港巿民、游客和海外消费者对香港品牌的认同感。同时,本港应加紧完善并加强推广香港地域品牌的视觉标识系统。除扩大「飞龙」标志的应用范围外,政府亦可考虑进一步建立代表「香港製造」、「香港设计」、「香港创造」等概念的地理标志系统,必要时更可颁佈「香港地域商标的管理和保护条例」,以鼓励和方便企业利用有关标志来推广产品及服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