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1. 首页
  2. 资源中心
  3. 研究
  4. 品牌论语

虚拟银行在香港:筚路蓝缕 捲土重来

去年9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就推动香港迈向「智慧银行新纪元」提出多项举措,包括欢迎在本港引入虚拟银行,并承诺会检讨、修订现时虚拟银行的发牌指引。今年2月,香港金管局正式发佈了《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修订本,并启动公众谘询,当中最引人关注的一处改动是容许科技公司亦可以申请经营虚拟银行,而不再只限於现有的金融机构。据报道,至今已有多家机构对申请设立虚拟银行表示感兴趣,其中不乏具相当规模的金融科技企业,令各界开始憧憬虚拟银行在香港的发展正步入佳境。

虚拟银行:从线下走向线上

所谓的「虚拟银行」,又称为「网络银行」(Online Bank/Internet Bank)或「直销银行」(Direct Bank),指的是主要透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传送渠道提供银行服务的机构。与传统银行相比,虚拟银行可以不设任何实体分行,只透过网上平台为顾客提供所需的存贷款、證券交易等各种服务,甚至连第一步的银行帐户开立亦可在网络上进行。严格意义上讲,那些由传统银行「数码化」转型而延伸出来的网上银行服务并不属於虚拟银行的範畴;除非有关银行决意「另起炉灶」,申请虚拟银行牌照并将之作为一项独立的业务来经营。

虚拟银行的经营方式属於「轻资产型」,可以极大限度地节省开设实体分行的租赁开支和人力资源成本,由此亦可能提供比传统金融机构更高的存款利率、更低的贷款利率以及更便宜的交易徵费,并以「让利」的手段作为吸引顾客的主要「卖点」。另一方面,虚拟银行还可以凭藉其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基因」,突破传统银行服务的时间和地域空间限制,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电子化服务,并更广泛地吸纳不同地区的客源;加上网络平台一般都会集中提供较简单、标準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起业务「大而全」兼且涉及大量人手操作的传统银行,反而可以减少产生差错和失误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服务质素。

美国银行:主导第一波浪潮

虚拟银行最早出现於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1995年在美国诞生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被公认是全球首间虚拟银行,在开业後的短短几个月,就获近千万人次上网浏览,对当时的传统金融界造成极大震撼,亦带动了虚拟银行随後在美国的兴起。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统计,在1996年至1998年期间,美国网路银行总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53%,而同期传统银行每年的资产增长率仅为8%。

虚拟银行率先在美国萌芽并兴起,一方面是得益於美国政府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该计划推动了资讯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虚拟银行营运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当时美国电子商务突飞猛进,网络购物越来越为消费者所接受,庞大的网上支付需求直接刺激了网络银行以及第叁方支付平台的出现。此外,美国1980年代取消对金融机构的利率管制後,传统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加剧,促使一些传统银行为吸引客户而加速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包括采用愈趋普及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开闢网上服务来迎合消费者的新需求。

在千禧年前後,虚拟银行的风潮从美国向海外蔓延。例如,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虚拟银行「Egg Bank」由英国保诚保险公司於1999年设立,在成立不足一年的时间裏积累了20多万名客户,存款额达130亿美元;全球经营最成功的虚拟银行之一「ING Direct」则源於荷兰国际集团(ING)於1997年对加拿大一家虚拟银行的收购案,高峰时的客户总量多达4,000万人;日本第一家虚拟银行「JNB」(Japan Net Bank)成立於2000年,之後索尼银行(Sony Bank)、「I-Bank」等虚拟银行亦相继问世。

然而,全球第一波虚拟银行的发展却好景不长,整个行业在经历了短暂几年高速增长之後即陷入「瓶颈」,不少银行出现了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等情况;就连虚拟银行的「鼻祖」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亦因业务停滞而未能逃脱被收购的命运。毕竟,虚拟银行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不少顾客眼中,其品牌和信誉度难以与那些历史悠久的传统银行相匹敌,而缺乏现金流充裕的大客户更是虚拟银行的「致命伤」,特别是导致一些定位於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虚拟银行在拓展业务时捉襟见肘。同时,大多数的虚拟银行是以操作简便和标準化的金融产品吸引用户,对客户的融资需求往往缺乏深度瞭解,不利於他们培养顾客忠诚度和建立持续盈利能力。加上千禧年过後,科网经济泡沫爆破,大量电子商务企业和互联网公司退出市场,拖累了虚拟银行步向陨落。

内地科企:靠创新崭露头角

虽然虚拟银行在发达国家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发展阶段,但这种新兴的业态直到近年才真正在中国内地出现。从2014年起,内地开放民营银行的牌照申请;其中,由腾讯牵头的微众银行以及阿里巴巴为主要股东的浙江网商银行是知名度最高的两家民营银行,两者的出现亦标誌著虚拟银行在内地崭露头角(见附件表1

与上世纪末海外风行一时的虚拟银行有所不同的是,近年在内地兴起的虚拟银行普遍由非金融类科网机构牵头成立(见附件表2,在运营的前中後端均展露出自身特色和「进步」之处。在前端的「吸客」环节,内地科网企业本身汇聚了一批黏性较强的客户群,有利於旗下虚拟银行以较低的成本吸引潜在用户。例如,腾讯麾下的社交媒体微信在内地的渗透率极高,已成为民众日常通讯的必需品;至2017年,微信每月的活跃用户数达约10亿人,这些忠诚度较高的用户构成了微众银行的潜在客户基础。另一大型科企阿里巴巴亦曾披露,旗下淘宝商城、天猫商城的活跃用户约占内地总人口的叁分之一;阿里系电商平台的用户亦自然而然成为网商银行在最初招揽客户时的锁定目标。

在後端的「销售」环节,内地虚拟银行采取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策略,尽量避开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直面交锋。其实,银行业亦存在所谓的「二八定律」,即业内80%的利润来自最高价值的20%客户。传统银行大都以大型企业或高净值人士作为首要招徕目标;内地的虚拟银行则反其道而行,主攻拥有80%客源的「长尾市场」。据统计,目前小微及个体商户占内地所有企业的比例高达99%,但他们由於具备融资金额小、时间短、频率高、单次融资收益低等特点,常常被传统银行忽视。微众银行推出的「微粒贷」和网商银行的「网商贷」、「旺农贷」均聚焦於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抢占传统银行力有未逮的「空隙市场」。

在中端的「风控」(风险管控)环节,即银行服务最核心的部分,内地虚拟银行在大数据徵信方面亦有创新性突破。科网企业牵头组建的虚拟银行往往掌握了大量客户资料与消费数据,在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资讯技术等方面亦有先天优势,有助他们管控小额贷款风险,减低出现不良贷款的概率。以网商银行为例,其贷款客户大部分是淘宝、天猫的店家,故可以掌握他们完整的供应链记录;在接获店商客户申请贷款之後,网商银行会对所收集到的徵信纪录进行大数据分析,藉此评估借款人风险,协助制定贷款发放的决策。据悉,目前网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约为1%,远低於中国银行业1.74%的平均水平。

再度发牌:各方条件已成熟

反观本港,香港金融管理局在2000年曾发出《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为本地虚拟银行设立了定义和规範流程;随後出现的丰明银行(大新金融旗下)堪称是本地虚拟银行的「雏形」。不过,由於经营状况未如理想等原因,丰明银行在2011年正式结业;而整体来说,在过去十多年间,虚拟银行这种银行业态在香港几乎是「波澜不兴」,甚至逐渐被市场遗忘

时过境迁,金管局在十馀年後就修订版的虚拟银行条例重新展开谘询,从设立机构、实际操作及退场指引方面都作出较大幅度的修改(见附件表3)。据报导,业界的反应相当正面,不少金融科技公司对在本港设立虚拟银行更是跃跃欲试,包括微众银行、平安科技以及储值支付工具TNG等。近期虚拟银行升温,更有望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景象;相信这与本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出现得一些重大转变不无关係。

其一,近年本港创新科技发展落後备受诟病,新一届特区政府已表明将全力以赴,在创科路上急起直追。早前,香港金管局专门成立金融科技促进办公室,以冀推动香港成为亚洲区的金融科技枢纽;财政司司长的2018/19年度《财政预算案》亦将金融科技列为本港创新及科技发展的四大範畴之一。在政策推动下,虚拟银行作为本港金融科技发展的一环,其前景自然「看涨」,业界对参与经营的信心亦大为增强。

其二,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网络应用高度普及,加上网络速度与流畅度大幅增加,为虚拟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支撑。例如,利用人的生理特徵或行为特徵来进行身份鉴定的生物认證技术(如虹膜认證技术)日渐被应用於金融领域,可以协助银行远程识别客户身份,消费者从开户伊始就无需亲临实体分行,使得业务流程完全「脱实就虚」成为可能。

其叁,近年香港地产市场持续畅旺,带动写字楼及商舖的租金成本屡创新高。差饷物业估价署的资料显示,2000年中区的甲级写字楼平均每平方米租金为411元,至2017年已大幅攀升至1,195元。虚拟银行不需开设实体分行,有助於节省运营成本;这项优势随著近年租金成本攀升而越见明显,成为其更受青睐的又一因素。

其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相关规划的出台如箭在弦上;未来逐步打通叁地的「资金流」是推动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之一。随著大湾区内各城市加大金融深化和金融开放的力度,虚拟银行恰好可以发挥其不受地域空间限制的特点,为促进大湾区内的资金自由流通开启一个「突破口」;从另一个角度看,香港虚拟银行若能将经营範围延伸至大湾区,其市场腹地将得以大幅扩阔,为达致业务的规模效应创造条件

捲土重来:金融科企注新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具科技背景的企业势将成为香港虚拟银行新一轮发展的主力。科技公司除了在先进技术运用和大数据收集上占有优势之外,於用户的满意度方面往往亦拥有较佳的口碑。可以憧憬,当他们成功申请虚拟银行的牌照并加入银行服务的「战局」中,有望为行业的改革和创新注入一股「新血」

但不容否认,香港虚拟银行的发展前路仍有诸多难关亟待跨越。例如,香港作为享誉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银行服务领域「强手如云」,竞争早已几近「白炽化」;科技公司要越界经营,以「初生牛犊」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巨擘一争长短,实不能低估箇中的风险与难度。再如,「高利息、低收费」一向是全球虚拟银行吸引用户的主要卖点,相信本港的虚拟银行有很大机会亦会跟随。但在香港这样高成本、高竞争的市场,如何在迅速「吸客」的同时亦能有效地「吸金」,建立可持续的增长和盈利模式,相信这会是虚拟银行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重大挑战。当然,海外不少於上世纪末成立的虚拟银行已营运十数年,加上内地在虚拟银行的经营策略上亦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这些「他山之玉」或可为本地虚拟银行釐定发展定位与策略带来启发。

亦需留意的是,虚拟银行在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以及为客户远距离开户时,还涉及个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处理,不可避免会牵涉到信息的安全性以及个人资料保护等问题。最近渣打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市民对保安的关注是发展金融科技一大障碍,高达叁成多的受访者对此感到担心。在公众对个人资料安全性和保护私隐日益关注的今天,要让公众释除「心结」,虚拟银行服务提供者除了要在金融保安技术以及硬件等方面下工夫之外,亦须建立起系统化的安全和私隐管理程序;而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度设置、合规监管、网络基建以及公众教育等方面做出必要配套,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无论如何,虚拟银行经过十几年沉寂之後,在各方助力之下正掀起「捲土重来」之势。「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香港若能把握此中的机遇迎难而上,不但可以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开启一番新境界,更可顺势为推动本港传统银行业的转型开创一条新路。

2018年5月

 

附表1:微众银行与浙江网商银行的概况简介

资料来源:互联网资料;厂商会研究部整理

 

附表2:近年内地新批准成立的民营银行的概况

资料来源:互联网资料;厂商会研究部整理

 

附表3:「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修订内容

资料来源:香港金管局网站;厂商会研究部整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