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心

  1. 首页
  2. 资源中心
  3. 研究
  4. 品牌论语

「冷链物流」跻身中国产业发展的新热点

2016年3月,内地山东省警方破获了一单案值5.7亿元人民币的非法疫苗案件,嫌疑人涉及将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的疫苗销往全国24个省市。今年初,香港卫生署及某西医诊所亦相继被媒体揭发,其用於贮存疫苗的雪柜曾经出现不符合冷藏标準规定的温度,或有可能因此令相关疫苗失效。中港两地发生的这两宗医药事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冷链物流对於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冷链物流应用範围日广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亦称为低温物流,是指处理冷藏、冷冻类食品或生鲜易腐农产品等的特殊供应链系统;这类产品在产地采购或捕捞之後,从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直至送达消费者手中,各个环节均需处於相应的低温环境,以保證食品品质和安全、减少损耗和防止污染。冷链物流适用的範畴除了疫苗及其他医疗物品以外,还包括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如速冻食品、乳酪製品)、以及特殊商品(如高档葡萄酒、工业用途的精密零部件)等。

作为物流业的一个分支,冷链物流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冷」字上。冷链物流针对有冷藏、冷冻需要的产品,而非那些可於常温下运输的普通商品。相应地,冷链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时所使用的运输车辆和配套工具,必须是经专门设计和製造的、具有温控功效的设备,比如温控集装箱、冷藏车、温控分拨装置及配送设备等。同时,冷链物流的仓储设施亦需配备製冷的功能;除了在源头上将要运送的货物作事先冷藏处理之外,还须确保商品在中转仓库不至出现冷藏中断,即「断链」。随著资讯科技的迅速发展,目前一些冷链物流公司不但进行运输全程的轨迹追踪,还会向客户提供实时的温度监测信息。

就运输方式而言,冷链物流涉及公路、铁路、航空及水路等各种运输方式,但较为常见的是公路和航空运输。以运输距离或时间来划分,冷链物流主要分「幹线运输」和「城市配送」两种方式;「幹线运输」是从产地到销售地的长距离运输,「城市配送」指的则是城市内的「最後一公里」运输。冷链企业将货物送达目的地之後,除了可将一些大批量的冷藏货品直接「点对点」地送到超市、食品企业及医药企业等下游部门之外,还可选择将冷藏货物先保存在目的地的冷链仓库内,再根据交易记录进行分拨配送。「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原先主要处理那些小批量、多品种、多频次的企业订单;但近年随著互联网电商兴起,这种方式正好迎合了电商B2C的经营模式,更藉此而「後来居上」;电商们纷纷在「最後一公里」下工夫,力求将冷藏货品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的物流价格送至消费者手中。

内地冷链起步晚增长快

冷链技术起源於19世纪上半叶,随著冷冻机的发明应运而生。欧美国家早於20世纪30年代就建立起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至今已臻完善。相比之下,内地的冷链物流在上世纪90年代後才开始起步,整体的行业发展水平仍属较为落後。例如,目前欧美国家在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的冷链流通比例保持在80%以上,内地相应行业的冷链运输率分别仅为15%、30%和40%;即使是有采用冷链流通的果蔬、肉类、水产品,内地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断链」的比例高达67%、50%和42%,而发达国家的「断链」比例则一般控制在5%以下。

近年,内地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出现了「井喷式」高速扩张。有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内地的冷链物流市场在2011-2015年期间的年均增速超过20%,预计2017年全年可实现2,200亿元人民币,2020年更可能达到4,000亿元的水平(见附件图1。一方面,这是近年内地居民的收入水準大幅提高以及消费观念转变、消费结构升级的结果。尤其是数目日益增加的中产阶层不但对进口冷冻食品的接受度提高,而且出於对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亦更愿意为不经防腐保鲜处理、不添加的新鲜食品付出一定的「溢价」,刺激了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内地的电商市场蓬勃发展,电商平台的业务正不断细化和走向专业化;其中一个热门领域正是生鲜市场,生鲜产品的特殊性便自然而然地衍生了对高品质冷链物流的刚性需求(见附件图2)。

儘管内地的冷链物流处於高速发展的阶段,但行业内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一是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不足;例如,2016年内地的人均冷库容量为0.143立方米,低於发达国家0.3立方米,甚至不及0.2立方米的全球人均水平。其二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区域分佈不合理;冷库容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合计占了全国容量的68%,并且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其叁是行业规範有待建立;例如,在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加工等环节,均缺少可供参考与执行的统一标準,包括设备、设施、温度控制和操作的规範等。其四是冷链物流的市场分散化,业者以中小企业为主,不但导致同业间竞争激烈,更因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令冷链物流的运营成本偏高。

政策红利刺激产业投资

为鼓励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内地政府接连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从规划引导、资金扶持、行业标準的建立等方面加以「推波助澜」见附件表1)。2014年,国务院制定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建设冷链专业物流园区和完善农产品冷链网络,并重点推进农产品及加工食品、医药、冷链等物流标準的修订工作。2017年,国务院颁佈《关於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指出要以先进技术和管理,配合有效监管,构建「全链条、网路化、严标準、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提高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大幅降低腐损率。

在市场需求和政策「红利」的刺激下,国内的物流及电商巨头近年纷纷加紧对冷链物流的战略投资。作为国内领先的第叁方物流公司,顺丰速运於2012年开始进军冷链物流领域,2014年正式打出「顺丰冷运」的品牌,致力为生鲜食品行业客户提供冷运仓储、冷运幹线、冷运宅配、生鲜食品销售、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近几年已将业务板块延伸至医药冷链物流。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等电商龙头企业亦加大了对冷链物流的关注及资金投入。2016年,京东集团提出将建立一个覆盖全国所有大中城市的冷藏冷冻一体化B2C网路,未来更将打造成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藏冷冻仓配一体化物流网路设施的电商企业。

方兴未艾的内地冷链物流市场还成为境外投资者的「新宠」。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出的「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百强」,在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冷链物流企业中不乏外资的身影,他们透过入股、兼併收购、独资等形式进入内地市场(见附件表2)。例如,韩国物流公司希傑大韩通运(CJ Korea Express)与韩国国家退休基金(National Pension Servic)、诚达国际投资(STIC Investments)联手收购了荣庆物流部分股权,并合作成立中韩合资公司;招商美冷则是由招商局物流公司和美国的冷藏仓库运营商Americold Realty Trust合资成立,为客户提供冷链服务解决方案。

港业界挟优势大有所为

在「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百强」中跻身前十大的还有一家港资企业;排在第九位的大昌行物流是香港大昌行集团成员之一。事实上,贸易物流业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香港企业在冷链物流这个领域亦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营运经验。香港大多数的食品依靠进口,加上监管当局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和安全,故冷链物流行业在香港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至今已形成贯通上下游、较为完备的冷藏冷冻运输链,涵盖生产、代理、进口、运输、仓储、销售等各环节。

不少香港企业已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温度记录仪器,实施全过程温度跟踪记录,基本实现了信息数据的互助互通,更有效地确保整条冷链合乎卫生及行业标準。在不久前落幕、被誉为香港IT界「金像奖」的「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颁奖典礼上,由万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MyndVIZ–冷链物联网可视化平台及方案」勇夺「最佳智慧香港大奖」;这一物联网(IoT)应用方案利用云端管理技术监测冷链过程,可即时将监察装置测录的温度透过Wi-Fi上载,当温度临近範围边缘时更会发出预警信号,有助提升冷链仓库管理、物流监察等的自动化和有效性。

面对内地规模庞大兼且潜力丰厚的冷链物流市场,香港的业者大可有一番作为,更有望透过参与内地的发展,为香港物流业的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一方面,本港的冷链物流业者可以发挥经验、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强项,利用CEPA的便利政策加紧拓展内销市场,弥补内地企业目前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仍力有未逮的「短板」,亦藉此抢占先机,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另一方面,香港享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既拥有连接全球大多数国家航线的国际机场及港口设施,又背靠广东以及整个华南地区,是联通内地市场与海外市场的重要海陆交通节点。在内地消费层次升级以及加紧优质商品「全球购」的大趋势下,香港有条件打造成为内地从海外进口各类冷藏、冷冻产品的物流中转站以及跨境电子商贸的境外物流中枢。

中国的冷链物流已不「冷」,更已成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热点领域。惯於「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香港业界,是否亦开始感受到其迸发四射的「热力」?

2017年7月

 

附图1: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 (单位:亿元人民币)

註:2017-2020年的数字为谘询公司所作的预测值。 资料来源:艾意凯咨询(L.E.K. Consulting);厂商会研究部整理。

 

附图2:2015年中国用户选择生鲜电商的考虑因素

资料来源:艾瑞谘询(iResearch);厂商会研究部整理。

 

附表1:中国政府对冷链物流出台的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相关网站、厂商会研究部整理

 

附表2: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百强的前十名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出的「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百强」;厂商会研究部整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