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中心

  1. 首頁
  2. 資源中心
  3. 研究
  4. 品牌論語

抗疫開啟生活數碼化新契機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在農曆新年期間大爆發,內地民眾紛紛「禁足」和「宅居」,外出購物的意慾大為減弱;同時,政府為遏止疫情擴散,實施了停工停課、封鎖交通、關閉娛樂場所和公共場所等一系列嚴格的防控措施,大多數商業設施亦選擇暫停營業,出現了許多經濟活動急遽停頓、市場「萬馬齊喑」的慘淡景況。

電子商務成「疫」境奇葩

然而,在疫境之下,互聯網經濟卻「這邊風景獨好」;事緣電子商貿本身就具有無遠而弗屆的特點,既能突破地理上限制,運作上亦不需要太多人際之間的實際接觸。於是,消費者除了轉向網上商城採購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務之外,大量訂單亦如潮水般湧向能提供線上銷售和「到家服務」的商戶。例如,連鎖零售超市華潤萬家在春節期間,線上總銷售額與訂單量同比遽增約5倍;而永輝超市在2月首10天,僅深圳市福田區的日均訂單量已比去年翻了1.5倍,日均銷售額增加數倍(見附件1)。根據中國零售行業領先網絡媒體聯商網的統計,在春節期間,提供到家服務的主要網購平台的交易額均出現了200%以上的爆漲。

事實上,2003年沙士爆發亦同樣引起實體商業停擺和民眾外出消費意欲低迷,令當時剛剛嶄露頭角的電子商務得以乘勢而起,更造就了阿里巴巴和淘寶等網購平台的的迅猛發展。時別17年之後,中國已步入4G普及的時代,網絡基建今非昔比,為各類互聯網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網民規模達到8.54億人,互聯網滲透率增至到61.2%,當中更有不少人是從小就生長於互聯網環境下、諳熟網絡應用的「網絡原住民」(Digital Natives)悉;加上物流配送系統和支付體系趨於完善,均有助於電子商務迸發巨大潛能,成為中國經濟在逆境之下碩果少存的亮點之一。

生活服務業加快上線

如果說2003年的非典疫情為內地的實體商品大舉「觸網」提供了契機,新冠疫情則推動了各行各業包括許多服務性行業的集體上線,進一步促使民眾養成「走不出戶」、靠網絡解決一切所需的生活習慣。在2月初,生活服務平台京東到家針對新冠疫情推出「到家新鮮菜場」項目,旋即吸引56家連鎖超市的數千家門店加入;截至2月中旬,線上外賣交易平台「餓了麼.口碑」吸引了10萬家新增門店。

同時,網上娛樂、遠端辦公、線上辦公、在線教學與網絡問診等服務業亦大行其道。例如,騰訊旗下手機遊戲《王者榮耀》,在除夕當天創下20億元人民幣的峰值「流水」(即遊戲玩家付費總額)紀錄;春節後僅復工幾天,阿里巴巴旗下的企業版即時通訊軟件「釘釘」(DingTalk)已獲超過200萬企業採用,在線進行健康資訊管理、約2億人在平台辦公和舉辦視頻會議;經營多種線上課程的iTutorGroup亦因疫情爆發而業務勁長215%;阿里健康的在線義診功能開通後,每小時吸引近3,000人發起諮詢。

「互聯網+」無接觸商業

抗疫期間的特殊情況和需求亦促使電商調整和革新運作模式,帶動了新業態和新趨勢的出現電商們將互聯網業務的「低接觸」優勢進一步深化,挖掘「無接觸商業」的潛力;例如,生鮮產品平台實施「無接觸配送蔬菜」;美團的「無接觸安心送」讓使用者可在下單頁面備註食物放置的指定位置;京東物流與蘇寧物流推出「無接觸配送方案」,B站聯合摩登天空等舉辦了「雲音樂節」。

傳統產業如服裝、美妝甚至農產品以及實體商城等紛紛轉戰直播平台(見附件2)。根據淘寶的資料,2月以來每天都有3萬新商家入駐,淘寶直播新開播的直播間數量同比翻倍,新開播場次同比增長110%;而廠家直接上淘寶直播賣貨則同比增長50%。

在一定程度上網上消費的增長緩衝抵消了實體商業暫時中斷的影響,擔當了力挽狂瀾、使得中國消費市道免於出現全面崩盤的重要支撐力量。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今年頭兩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挫20.5%,但全國網上零售額僅同比下降3.0%,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更逆市增長3.0%。

「共享員工」促制度創新

「共用員工」則是最近爆紅的新型用工模式。新冠肺炎疫情中,以線上生鮮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企業生意火爆,與門庭冷落的餐飲、酒店、娛樂企業等傳統商業形成了鮮明對比;勞工市場亦衍生兩極化現象,大量傳統行業的員工受到疫情影響而「無工可返」,而電商和物流行業的撿貨員、打包員和送貨員等職位卻人手緊缺。於是,多個電商平台與暫時無法開業的企業特別是一些受疫情影响而停工、停产的中小企業達成臨時合作,「借用」後者員工,經過簡單的再培訓,將傳統行業的「剩餘」勞力迅速導入新興行業。

自2月初以來,包括餐飲、文娛、零售等行業40多家企業的超3,000名員工加入阿里巴巴旗下的新零售平台「盒馬」;沃爾瑪除了在中國的400多家門店引入了超過3,000人的兼職人員,還與各地的餐飲企業等開展「共享員工」計劃,意向招募員工近2,000人。除電商企業外,較早復工的製造業和科技類企業亦發起「共享員工」計劃;例如,聯想宣佈提供包括電腦、伺服器、手機的組裝、包裝等工種的臨時工作機會,涉及城市包括武漢、合肥、深圳、惠陽和成都等。一些互聯網企業還針對疫情建立跨界用工平台。例如,獵聘招聘平台設立「員工共用」專項;阿里本地生活推出了「藍海」就業共用平台,提供靈活、就近的短期工作機會。

可以說,「共享員工」促進人力資源在疫情之下的合理流動,有效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亦有助於維持社會在特殊時期的整體產出水平。這一新型模式的興起,再次凸顯了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強大應變與創新能力;它更兼具經濟和社會價值,對內地未來用工制度的發展以及用「互聯網+」解決就業問題均具有重大的啟示作用。

香港掀數碼抗疫風潮

另一邊廂,「數碼抗疫」在香港亦同樣蔚為風潮。本港市民們為搶購防疫和生活物資而湧向網絡商城「落單」;更因為與內地的跨境物流受阻而轉向光顧本地的網絡銷售平台,一度導致各大網銷平台相繼「死機」。之前資料庫Crunchbase的數據顯示,2018年香港消費者主要是透過淘寶、亞馬遜、Carousel及Zalora等外地平台來進行網購,本土龍頭電商HKTVmall屈居其後。據報道,HKTVmall在今年1月份平均每日訂單數量按年上升64.7%至2.24萬宗,2月份按年上升1.65倍至3.26萬宗,首兩月平均訂單總商品交易額(GMV)倍增至8.2億元;同時客戶群亦急速擴大,今年頭兩月曾於HKTVmall及其屬下HoKobuy購物的獨立客戶數量比去年同期上升64.2%至66.5萬人次。外賣速遞平台「戶戶送Deliveroo」亦表示,香港近3個月的訂單和顧客數目均錄得50%至60%增長。

當前市民減少出外消費,令多個服務行業特別是餐飲業面臨「水靜鵝飛」、顧客驟減的經營困難;越來越多商家包括一些老字號開始「靜」極思變,加緊搶攻「低接觸式」的網銷業務。例如,「戶戶送Deliveroo」接獲本地餐廳查詢和上線的比率近期明顯上升,著名的餐廳鴻星集團和東海酒家飲食集團亦分別與「Deliveroo」和「Foodpanda」合作推出中菜外賣服務。此外,不少教育培訓機構和企業亦開始嘗試網絡教育和網絡辦公,多家保險公司亦響應香港保險監理局的容許「非面談途徑保險」的新政策而推出遙距投保服務,使得數碼化趨勢加快從零售商貿向更多的服務領域延伸

港需給力促數碼轉型

香港的電子商貿發展在近兩三年已顯著加快。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統計,港人中過去12個月內曾進行網上購物活動的人數比率由2014年的23.4%上升至2016年的27.8%,2018年進一步提高至35.8%。第三方支付服務商PayPal在其《2018 PayPal 香港跨境消費者調查》中估計,香港的網購市場消費總額將從2018年的389億元增至2020年的554億元。但是,不同機構的研究以及主要範疇的統計指標均顯示,香港在電子商貿方面尚未建立突出的優勢,在多個關鍵領域仍然較內地和其他亞洲主要經濟體遜色,與本港國際商貿中心的地位並不相稱

例如,本港參與網購市民的比重在亞太地區中的排名居後。Mastercard 2018年的網上購物調查報告顯示,網上購物在亞太區已是大勢所趨;曾於過去3個月內最少網購一次的居民佔比排在前三位的國家分別為中國內地、印度和新加坡,香港僅排名第10;而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最少網購一次的人數佔比,香港亦只排在第9位(見附件3)。

另一方面,香港消費者的網購開支金額亦相對較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研究指,2017年美國消費者的人均網購花費額接近3萬港元,日本、南韓和中國消費者的平均網購花費額分別為25,269、23,208和20,025港元。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資料,2018年香港消費者的網購開支中位數為4,000港元,多達91.4%的受訪者的年度網購金額低於2萬元,更有76.1%的香港網民只花費不足1萬港元(見附件4)。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每年發佈「IMD全球數碼競爭力排行榜」,根據「知識」、「技術」和「未來的裝備狀況」(Future Readiness)等三大類標準共51個指標[1]來評估全球63個經濟體的數碼競爭力。在2019年度的排名榜中,香港的整體得分雖然高踞全球第八和亞洲第二位,但在量度數碼轉型準備程度的「未來的準備狀況」指標上,本港排名則為全球第15位,低於韓國(4)、新加坡(11)和台灣(12)。其中,香港的「網上零售」指標(以每1,000人的網購消費金額計)位列全球第24位,而韓國、日本、台灣和中國內地則分別居第1、16、20和21位;在企業對大數據分析的應用程度方面,香港的排名為第19位,亦低於中國內地的第12位、台灣的第14)和新加坡的第15位(見附件5)。

短期機遇化長期動力

港電子商務的發展實績未算過於「標青」,無論是消費者還是企業對數碼化轉型仍未準備就緒,箇中的原因眾多。例如,本地業界和消費者均存有所謂「包袱問題」(Legacy Problems)。香港乃高度緊密型(Compact)城市,商業、民生設施高度發達,不論是超市、便利店、診所還是補習社,「梗有一間在左近」;不少市民慣享極大的便利,加上網絡安全的意識高[2]而態度較為保守,亦就傾向於「不假網求」。而許多傳統商戶則因為經營思維的慣性和「不熟不做」的顧慮而疏於變革納新。

本次因抗疫令本地湧起生活數碼化風潮,雖是形勢所迫,短時間內卻讓多道阻礙香港電子商務發展的無形「玻璃牆」(Glass Wall)加速倒下;更多用戶和商戶經歷了互聯網商業和消費的嶄新體驗,而本地的電商服務不但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亦獲得了一次「壓力測試」的機會。在數碼抗疫中,教育網站必須應付前所未有的瀏覽量劇增以及內容快速更新的要求,網購平台須想方設法設法突破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瓶頸,之前從未接觸數碼業務的「初哥」要檢視和強化自己的科技設備、人才配置和運作流程;這既是一次對突發事件的應激性反應,亦是一次的歷練和「倒逼」業務改進與革新的難得機會。

例如,HKTVmall不但增設了多個自營的實體店和流動車提貨點,更與其平台上的本地品牌連鎖店包括「CATALO」、「Baleno」、「鴻福堂」等建立合作,於商戶的指定門市提供HKTVmall的自取提貨服務,一方面藉此加快拓展平台的自取點網絡,減輕送貨服務的壓力,為顧客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亦可為商戶的門市帶來人流,產生協同作用。除此之外,HKTVmall還計劃邀請12個本地商場的實體店商戶到其平台開設網店;希望促進網銷平台的貨品和品牌種類更趨多元化,亦推動零售業界加快拓展「全渠道營銷」的步伐。

值得指出的是,新冠疫情不僅僅為香港的電子商務帶來了短期的業務增長機會,更可能會對本地的電商發展生態帶來深遠的影響。近期本地電商市場在供需兩端出現的突破性進展,相信並不會隨著疫情的消散而淪為「水過鴨背」。例如,市民更加熱衷互聯網的消費方式,對本地電商服務的認受性有所提升;本地網購平台加快OTO整合的步伐;增設線上服務的商戶可藉此擴大業務的地理覆蓋範圍、開闢新客路和產品線,甚至打入過往難以企及的年輕人市場。凡此種種,將有助於香港電子商務發展打破悶局,開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嶄新景象。

如果經此一「疫」,業界的營商之道和市民消費習慣能夠因勢而變,出現切實的轉型,讓香港電商生態的加快孕育和成長,則將成為港人在逆境之下靈活應變、轉危為機的又一個歷史例證。

2020年3月

 

[1]  三大類標准分作九個分項標準,下設51項指標。以「未來準備狀況」為例,它包含「接受態度」、「企業應變」和「資訊科技整合」三個分項標準,各設有5、5和4個具體指標,例如電子參政、網上零售、智能手機擁有率,機器人擁有比率、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公司應變能力,數碼政府、網絡安全、軟件侵權等。

[2]  根據「IMD全球數碼競爭力排行榜」,香港的「網絡安全」指標在去全球排名第10位,高於中國(第6位)、台灣(第12位)、韓國(第23位)、日本(第41位),甚至英國(第29位)與美國(第34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