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中心

  1. 首頁
  2. 資源中心
  3. 研究
  4. 品牌論語

阿里「雙11」十週年:未來何去何從?

自2009年以來,內地電商龍頭企業阿里巴巴為每年11月11日「光棍節」賦予了「購物狂歡節」的全新意義,到2018年已正式踏入第十個年頭。據報道,今年的阿里「雙11」促銷再次取得亮麗成績,錄得2,135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刷新了過去十年來的最高紀錄。

今年雙十一銷情超預期

今年「雙11」前夕,坊間有意見認為,當前內地經濟的下行壓力增大,最近幾個月的社會零售消費增速放緩,難免會影響內地居民在「雙11」購物節的消費意欲,故對即將到來的「雙11」銷情大多抱持不太樂觀的看法。

國際顧問公司奧緯諮詢在「雙11」前所做的市場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預計今年「雙11」網購支出的平均增速將會放緩至單位數。順豐速遞公司的股價在「雙11」之前的走勢反覆偏軟;網購業績與速遞公司的股價可謂息息相關,這亦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市場看淡今年「雙11」購物節的表現。

在外界紛紛調低預期的背景下,今年阿里「雙11」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其線上成交速度以及最終成交額更讓不少人「大跌眼鏡」。「雙11」開場之後第2分05秒的成交額就突破了100億元,只用1小時47分鐘就已突破1,000億元大關;而超越去年全日創下的1,682億元總成交額,亦用時不到15小時50分。

銷售增速放緩缺乏創新

從增速看,今年的「雙11」成交額同比增長27%,較去年的39%更為放緩,為「史上」最低。平情而論,阿里「雙11」成交額在經歷逐年攀升並累積至較高水平後,增速進一步回軟實屬正常;加上「節日營銷」(Holiday Marketing)的模式近年風靡內地,藉各種假日進行產品促銷幾乎到了泛濫的地步,令「雙11」在打折促銷上的震撼性效果有所減退;更何況傳統零售商眼見「雙11」已成為了全民購物盛會,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亦紛紛在這一時段推出各類優惠以求分一杯羹。

即便如此,今年的「雙11」的確亦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變化。首先,「雙11」全日的成交額增速不但下滑至不足30%,更是近十年來首次低於當年的全國整體網購增速(見附件圖1)。這不免會讓人擔心阿里「雙11」的業績增長或已越來越後繼乏力,其對刺激消費潛能的邊際效用正加速減退。

其次,阿里商城以往每年都會推陳出新,為「雙11購物節」增添新鮮元素,不斷創新正是「雙11」能獨領風騷的一大要訣。在過去幾年,阿里「雙11」最初只銷售實體商品,隨後將無形服務納入銷售範圍;近年再通過使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等新技術,提升消費者支付和物流配送的效率;更加入大量娛樂與文化元素,使「雙11」蛻變成集科技、娛樂、購物及休閒於一身的「超級嘉年華」(見附件表1)。但不得不承認,今年「雙11」在創新方面的表現可謂乏善可陳,未見有明顯的、具突破性的創新元素;即使是阿里強調的智能化「語音系統」,其實亦非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只是對早前引入的技術有所深化而已。

兩大趨勢引領未來發展

當然,今年的「雙11」除了成交額再創輝煌之外,在其他方面亦並非全無亮點可言。例如,近年阿里力推的「雙11全球化」以及近期內地熱議的「無界零售」等概念在本次「雙11」已蔚然成形,其持續深化更有可能成為指引未來發展的「方向標」。一方面,「雙11」的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除了吸引大批海外品牌及供應商參與其中,以滿足內地消費者對「海淘」的龐大需求之外,亦協助越來越多的內地品牌「走出去」接觸海外消費者以及開拓海外市場。

早年參與「雙11」盛會的商家幾乎全是國內品牌,商品來源單一; 2014年的「雙11」開始加入「全球化」的元素,當年成功引入了20多個國家的200多個品牌。至2018年,加盟「雙11」的海外國家和品牌數量已分別增加至75個和近19,000個;而參與「雙11」網購的海外消費者更遍佈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讓內地商家通過阿里系商城真正實現了「一店賣全球」。今年阿里更首次公佈了「最受歡迎出口品牌」榜單;當中位列第一的內地智能手機及家電製造商小米公司,就在「雙11」當天就接到來自82個海外國家和地區的訂單。

與此同時,阿里原創的「雙11」營銷文化及運作模式正被輸出到海外,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落地生根」,不少海外商家開始借「雙11」之勢舉辦各種購物節或商品促銷活動(見附件表2)。據報導,今年南韓的網上購物平台紛紛舉辦「韓版雙11」,並取得彪炳的銷售業績;例如,擁有Gmarket和Auction兩個網上購物平台的「eBay南韓」於今年在11月1日至8日進行「大笑日」促銷,活動期間的銷售額和銷量分別按年大增40%和60%。

另一方面,阿里「雙11」在線上與線下之間的「分界線」越來越趨模糊,兩者的融合程度不斷提高。「雙11」在起步階段只不過是一個電商平台的網上集體打折活動;隨後的電商開始增設線下體驗店,通過增強顧客的購物體驗,再引導他們到線上落單消費,「雙11」進入了從線下向線上導流量的「O2O (線上線下融合) 1.0」時代。近期阿里提倡「新零售」,而京東、騰訊等則主張「無界零售」;本質上都是推動線上電商平台以及實體商戶進行深度的線上、線下全渠道整合,利用科技元素實現供應鏈、產品、服務體驗、營銷的無縫對接,讓消費者可以真正地跨越時間和空間做出更多的選擇,並且不論在線上、線下還是任何場景,均能得到一體化、無差別和高素質的購物體驗和服務。今年的「雙11」進一步向「O2O 2.0」邁進,以全渠道的銷售模式加速線上線下的顧客服務緊密融合;除了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商推行線上線下產品同價外,阿里旗下的盒馬、口碑、餓了麼等線下消費場景及銀泰商場、大潤發等傳統賣場亦紛紛參與了「雙11」的促銷活動。

在過去十年,「雙11」屢創「神話」,成為令舉國沸騰的電商「慶典」和國際性的「購物狂歡節」,亦是內地零售商業模式革新的一個重要的「方向標」。所謂「十年過一坎」;邁過頭一個十週年的「雙11」,能否繼續超越自我,在未來繼續引領電商發展的潮流,令人拭目以待。

2018年11月

 

附圖1:天貓「雙11」成交額增速與當年的全國整體網購增速比較

註:2018年的全國網購增速為上半年的數字。

資料來源:天貓網站、互聯網、歷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廠商會研究部整理

 

附表1:阿里「雙11」在過去幾年推出的創新元素

資料來源:天貓網站、互聯網、廠商會研究部整理

 

附表22018年香港各大商戶推出的「雙11」促銷活動

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廠商會研究部整理



返回